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

语言能力 2015-11-11 点击:

四校联谊,两节语文课,两节数学课。数学课围绕主题“如何在课堂练习设计中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”上了研讨课,一节是百花小学陆海勤执教的二年级的《解决问题》,一节是我校陶雪芬老师执教二年级的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》。虽都是二年级的课,对于老是在高段的我,听后受益匪浅。

主题图的把握

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是以图文结合呈现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,对二年级的孩子是一个挑战,如何正确理解信息,尤为重要。陆老师一课巧妙的以春游为主线,带领孩子们走进数学世界。陆老师先呈现了第一幅图,让学生找一找,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?本张图用图意展示信息“6条小船,每条船坐4人”,再让学生提一个数学问题。接着,陆老师出现第二幅图,让学生找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?第二幅图以学生的对话和提问给出信息:“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,我们这么多人,要坐几辆呢?” 陆老师以先后顺序出示,并强调了第二次玩碰碰车的同学还是这些人。这样降低了读题的难度和思维的难度,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:先求出这群小朋友的人数(6×4=24),再求所需碰碰车的辆数(24÷3=8)。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以上问题以后,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(6×4÷3)进行解答,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,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。

我仔细看了孩子的数学书和教参,发现这张图是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、再坐碰碰车为背景,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。情境图由两幅构成,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就是第二幅图的条件。陆老师这样分步出示,课堂自然顺利,学生都跟着老师的意思理解了图意。但我在思考,孩子在作业中,检测中就不可能这样分步出示。孩子必须自己具备这样的分析信息的能力。我觉得这两张图是有密切联系的,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内在的联系。给学生时间,去读懂图意,也许学生会争论,意见不一,让学生在争论中关注两幅图的箭头符号,真正理解题意。

读题能力的提升

陆老师在课堂上非常关注孩子读题能力的培养。每出示一道题目,都让学生找一找,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,并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。但我觉得,让学生找的信息都是分散的,而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整体把握信息。可以让学生把完整的图意先在小组说说,再在班上交流,不但使每一位学生对题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,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。

本节课陆老师注重解题思路的交流、学习。每一题练习都是让学生尝试解答后,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,并对每一种方法都进行深入理解,这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。

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

http://m.slgbzc.com/ertongjiaoyu/8852.html
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

大家正在看